注册 忘记密码 用户名 密码

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

财股网
财经股票资讯综合第一门户
财股网(Caiguu.com)是中国财经股票资讯综合第一门户,为您提供涵盖股票、财经、理财、A股、港股、市场、大盘、主力、行业等财经股票领域资讯。并以股票为专注,提供股票行情、股票查询、股票分析、股票知识、股票投资等综合性服务。重点推荐栏目:今日股票行情、股票入门基础知识、免费推荐股票、个股、理财工具。
  • 股票 市场 个股 主力 行业 新股 公司 机构 板块 学院 大盘 聚焦 提示 视点 数据 交易 精华 测评 研究 潜股 要闻 股指 权证 B股 三板 领涨 创业板 中小板 港股 全球
  • 财经 新闻 国内 国外 宏观 资本 商业 产业 评论 专家 观察 讲堂
  • 理财 黄金 外汇 债券 基金 银行 保险 信托 综合 财股 消息 技巧

首页

热门专栏: 富爸爸穷爸爸 K线图基础知识 概念股 股票入门知识 股票行情
您的位置:财股网 > 理财 > 银行 > 正文

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十年内贷款流向:房贷占比最高

股票行情  www.caiguu.com  发布时间:2019-02-11  文章来源:苏宁财富资讯  责任编辑:冯书雅
摘要:最近,一条关于2008年-2017年工农中建四大行贷款结构数据的新闻视频引起发业内关注。 其中,最引人关注的数据是: 十年内,四大行累计向个人购房贷款投放了68.84万亿元贷款,远超制造业获得的贷款总额 (49.34万亿元) ,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此消彼长关系。...

  最近,一条关于2008年-2017年工农中建四大行贷款结构数据的新闻视频引起发业内关注。

  其中,最引人关注的数据是:十年内,四大行累计向个人购房贷款投放了68.84万亿元贷款,远超制造业获得的贷款总额(49.34万亿元),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此消彼长关系。

  四大行的数据只是冰山一角,过去十年,楼市泡沫化发展对实体经济、居民债务和消费有多大的影响,这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。

  房贷,四大行贷款的第一投向

  首先来看上述视频所呈现的关键信息,基于工农中建四大行年报数据,2008年-2017年十年间,四大行累计投放贷款规模为252.76万亿元,其中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为68.84万亿元,占比27%,制造业贷款49.34万亿元,占比为19%。再加上房地产企业贷款,十年内四大行投向房地产行业的贷款规模总计达87.96万亿元,占比34.8%(参见下图)。

  工农中建四大银行贷款流向揭示的真相

  从变化趋势看,2012年,个人住房贷款历史性地取代制造业贷款,成为四大行新增贷款的第一投放方向。自此之后,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泡沫化的上涨周期。

  楼市贷款增速高于银行贷款整体增速

  对房地产市场的偏爱,不仅仅是四大行,整个金融机构都是如此。2009年-2018年十年内,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从34.95万亿元上升到136.3万亿元,而房地产行业贷款(房地产开发贷款+个人购房贷款)余额则从5.67万亿元扩张到38.7万亿元。在此期间,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也从16.3%攀升到28.4%。

  反映到增长速度上,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:在大多数年份内,楼市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增速,明显高于银行贷款的整体增速。特别是2013年以来的6年,这一现象颇为突出(参见下图)。

  工农中建四大银行贷款流向揭示的真相

  下面,进一步分析房地产行业贷款的两大构成主体“房地产开发贷款”和“个人按揭贷款”的规模和增长速度。其中,房地产开发贷款包括房产开发贷款、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和地产开发贷款(土地抵押贷款)三大类。截至2018年6月末,这三大类贷款的余额分别为8.18万亿元、4.08万亿元和1.46万亿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全国范围内棚改进程加快,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的增速远高于商业性房产开发贷款的增速。

  个人按揭贷款占比最大、增速最快

  当然,在房地产行业,贷款占比最大、增长速度最快的依然是个人按揭贷款。2018年末,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已达25.75万亿元,占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比重为2/3左右,而新增按揭贷款,又占了整个房地产行业新增贷款的3/4左右(参见下图)。

  工农中建四大银行贷款流向揭示的真相

  个人按揭贷款增长严重挤压消费

  个人按揭贷款的快速增长,不仅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融资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,也带动了居民杠杆率创下历史新高,进而对居民消费造成较大的拖累。

  具体来看,2018年末,家庭部门贷款余额飙升至47.9万亿元的高点,杠杆水平(占GDP比重)也历史性地突破了50%。其中,个人按揭贷款的比重由49.2%上升至57.4%,这其中还未包含快速增长的公积金贷款——2017年全国公积金贷款余额为4.5万亿元,同比增长37%。

  当前我国的房贷收入比,已超过美国和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峰值,沉重的房贷负担严重削弱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和其他领域的消费前景。

  事实上,最近两年居民杠杆率过快攀升,已经使得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明显大于早期的财富效应。

  此处的财富效应是指:房产所有者的财富会随着房价上涨增加,同时居民还可以通过房地产投资获得正收益,此时的居民部门杠杆率并不高,且居民收入涨幅要快于房价涨幅。在此背景下,房价上涨会提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,促进消费增长,这正是房价上涨对刺激消费的财富效应。

  挤出效应是指:随着房价涨幅过快,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赶不上房价涨幅,居民部门不得不高负债、加杠杆购房。“新上车者”在扣除房贷支出后,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是必然趋势,此时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,将远远大于财富效应。

  从二者的变化趋势来看,2015年之前,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十分明显,全国房价涨幅与居民消费支出高度关联,其中2006年-2008年和2012年-2013年房价上涨领先居民消费支出大约2个季度,2009年-2010年房价上涨周期中领先居民消费支出大约3个季度。然而,2015年之后的楼市去库存阶段,房价一路飙升,但居民消费支出却持续下滑,二者分化趋势十分明显(参见下图),这种分化正是高房价、高杠杆对消费挤出效应的必然结果。

  工农中建四大银行贷款流向揭示的真相

  综合来看,200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发展,不仅对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融资产生了虹吸效应,也成为近年来居民消费持续低迷的主要拖累因素。

  在中央“房住不炒”调控精神、居民债务负担沉重的背景下,加上监管部门积极引导银行资金进入民营企业、小微企业和基建投资,短期内个人按揭贷款占比将可能见顶回落,房地产市场对制造业融资的挤压也将逐渐缓解。

让新濠天地开户送彩金人知道事件的真相,把本文分享给好友:
新濠天地开户送彩金
财股网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财股网立场,其原创性及文中内容未经证实,仅供参考,据此入市,风险自担。若该资讯与原文有异,概以原文为准。如果您对以上信息有任何疑问或因我们的工作疏忽,在作品内容,版权或其它问题有异议需要同本站联系的,请及时联络我们。财股网拥有本声明最终解释权。

上一篇:节前悄然下调信用卡取现额度 银行举动为何不寻常

下一篇:2019全球银行品牌价值排行榜TOP10:工行第一建行第二


新濠天地开户送彩金"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十年内贷款流向:房贷占比最高"...的相关新闻

    >> 2019全球银行品牌价值排行榜TOP10:工 >> 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十年内贷款流向:房
    >> 节前悄然下调信用卡取现额度 银行举 >> “春节特供”理财产品收益或略高
    >> 京城银行春节前未现取现难 储户吐槽 >> 不良贷款认定口径调整 多家上市银行
    >> 中小银行转型或从零售、理财、金融科 >> 银行理财收益率降至4.38% 关注“春节
    >> 银行多渠道忙“补血” 多家银行宣布 >> 年终奖该怎么理财 要搞清楚理财产品
  • 今日热点
  • 近期热点
  1. 平安银行可转债火爆 机构10.75万亿资金争抢
  2. 2018成都银行不良率降至1.54% 净利润增速近
  3. 银行参与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超40只
  4. 银行备战理财子公司时代 去年净值型产品发
  5. 银行拉存款放大招 定存产品半夜被客户“秒
  6. 银行理财如何“鱼与熊掌”兼得?
  7. 网贷成交量大涨10.54% 春节前或将出现“加
  8. 银行拉存款放大招:客户半夜疯抢“秒光”
  9. 声誉风险考量下又有银行终止与部分P2P合作
  10. 2018年银行业不良率稳中略升
  1. 实地探访上海支付宝大楼:蚂蚁金服是否迁入
  2. 年终奖专享理财高收益率揽客:最高可达年化
  3. 多措并举加大金融支持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
  4. 不良贷款率猛增 晋江农商行、长城华西银行
  5. 网贷资管频“闹分手”:银行“爱惜羽毛”平
  6. 进入不良率集中爆发期 宁夏银行拨备覆盖率
  7. 27家银行拟设立理财子公司 最快或半年内开
  8. 银行业首份个人金融资产配置报告发布 2019
  9. 银行“存款荒”持续 2019年存款利率有望进
  10. 银行上演融资“总动员”:商业银行上市步伐

每日财股 财股网

每日财股
每日财股:快克股份(603203

投资亮点 1、本公司在研发能力、生产工艺、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均具备较强行业竞争力...[详细]

新濠天地开户送彩金>>焦点热图

  • 中国医药5万股东踩雷 影响几何?
    中国医药5万股东踩
  • 商誉减值风险为何集中暴露?已有两百余家公司业绩受其影响!
    商誉减值风险为何集
  • 巨幅预亏天雷滚滚?整体情况不悲观 掘金业绩增长股
    巨幅预亏天雷滚滚?
  • 券业寒冬忙补血 重资产化转型
    券业寒冬忙补血 重
  • 史玉柱300多亿生意悬了 牵连多股
    史玉柱300多亿生意
  • 春节将至 机构认为“持股过节”胜率更高
    春节将至 机构认为

关于财股网 | 联系我们 | 合作伙伴 | 免责条款 | 广告服务 | 征稿启示 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10 Caigu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中国财经股票资讯综合第一门户 - 财股网_股票行情 版权所有 粤ICP备10216394号
财股网竭力提供准确而可靠资料,但并不保证资料绝对无误,若有错漏而令阁下蒙受损失,本网概不负责,股市有风险,须谨慎。